“活那么久有什么用,多累啊。”玉兰思躺在自己的摇摇椅上面,懒洋洋地说道。
玉小鱼奇怪的看了一眼玉兰思,想到自家小姑是村子里面有名的懒闺女,也就没有多说什么了,毕竟她家小姑在家里能坐是绝对不会站着的。
正好玉阿娘也回来了。
脸上看不出什么表情,而后就拉着玉小鱼开始去干活了。
没一会哥嫂们也回来了,将孩子丢给玉兰思之后也去干活去了。
接下来的几天,村子里面的大人小孩都在期待仙人来临,除了玉兰思。当然她也有些好奇这些仙人的样子,不过对测仙缘却没有什么想法。
若不是这次是强制性的要去,玉兰思是真不愿意出门的。
即便是上阳城再如何的繁华,更繁华的城市她也呆过,并没有什么好好奇的。
几日后。
一大早就被玉阿娘从被窝里面扒拉出来,从将玉兰思摇醒之后玉阿娘就不断的在念叨。一直到玉兰思上了牛车,玉阿娘才结束念叨,其实玉家人对于家里的孩子有没有仙缘一点都不抱希望,当然也不是说内心不渴望。
只是仙缘这种东西缥缈得很,整个上阳城能不能有五个都是未知数。
“测完就早点回来,照顾好大宝,别到处跑。不要给村长添麻烦听到了没有。”
玉阿娘将玉大宝也抱上牛车,后来又去和村长说了些什么,而后玉兰思的阿爹玉勤奋也走了过来,却没有玉阿娘那么能念,只是让她注意安全,早点回来。
丝毫没有提仙缘啥的,反正在玉家人的心里,她和玉大宝就是去走一趟的。
倒是村长内心充满了期待,确定好了人数之后,村子里面的四十来个小萝卜头和大萝卜头就出发了。这一次家里有牛的都牵出来了,整整开了五辆牛车,跟了好几个大人在旁边看着。
一路上小孩子都叽叽喳喳的聊天,多数都是第一次是上阳城所以一个个的激动的很。玉兰思倒是想躺,可是牛车很小,能坐下就已经不容易了。
只能打着哈欠看着对面的青山,听着牛车上的几个同村的伙伴聊天,这两牛车上满十岁的也就只有两个人,一个是玉兰思另外一个是兰花婶子弟媳的女儿,名字叫李梨花,名字虽然土气,但是长得倒是挺清秀的。
一路上也不怎么说话,声音也小小的。
玉兰思没有什么心思说话,很快小萝卜头们的激情也就过去了,毕竟快到中午了都还没有到,大家的兴致已经没有刚出发的时候那么高了。
好在距离上阳城也没有多远了,大概再走了个半个时辰的样子,就远远的看到了有城墙,小孩子们倒是又开始兴奋了起来。
牛车是没办法进城的,所以他们将牛车赶到了城外的草地上,留了几个大人看着,村长带着孩子们进了城。
这两日上阳城附近村子够年龄的都要过来,所以这两日城里面的孩子是最多的。
也因此城门口的守卫比较严格。
进城之后,村长轻车熟路的招呼着孩子们跟着他往前走,两边的叫卖声络绎不绝,各种各样的味道都有。玉兰思微微点头,这家馒头蒸出来居然有的淡淡的奶香味,可惜没带钱。
咦,哪家的豆花看上去好嫩啊,可惜没带钱。
很快走过了闹事,进入了西区的空地,已经来了不少人了,大家都在排队登记人数,村长让他们在原地休息,然后就带着另一个人去登记了。
至于仙人啥时候来,谁也不知道。
此时大多数孩子都饿了,坐在空地上之后,就掏出了家里人准备的干粮开始啃了起来。
玉兰思和玉大宝走到了旁边靠墙根的地方,将地上的灰稍微扫了扫,这才坐下。玉大宝倒是挺乖的样子,可能也是第一次离开家,有点害怕,所以一直拉着玉兰思的衣角。
两人也简单吃了点东西,结果一个饼还没啃完的时候,就听到有人惊呼。
然后齐齐抬头,就看到有好几个人踩着发光的东西飞了过来。
身穿白衣,随风飞扬,看上去倒是飘飘欲仙,当得起仙人的称号。
仙人降落之后,空地上的人就安静了下来,每个人都好奇的看着搭起台子哪儿的那几个穿的白白的仙人,虽然看不清楚,但是每个人都想要极力的将这一幕记下来。
即便是没有仙缘,之后也可吹一辈子了。
玉兰思同样也是站起来伸长了脖子往看台上看,只可惜前面有好几个大人当着,看得不清楚。
索性也就回到了大队伍里面,村长已经过来了,带着他们去排队,很快就要开始测仙缘了。
排着队的时候玉大宝再一次将玉兰思的衣角给揪得紧紧地,手汗津津的将她的衣角捏的邹邹巴巴的。干脆将他推到自己的前面:“站小姑前面排队,小姑看着你呢。”
玉大宝还想说什么,村长却看了过来,眼神示意他们安静。
随着队伍不断的前进,玉兰思总算是从人群缝隙里面看到了看台上面的操作。
只隐约看到仙人的前面悬浮着一排发着光的东西,尽管周围看似没人说话,可以就是嗡嗡嗡的声音,让她压根听不到看台之上再说些什么。
反正就看到几个孩子上台了,几个孩子下台了。
几个孩子上台了,几个孩子下台了……
那些发着光的东西从孩子们上台再到孩子们下台就没有动过,也没有丝毫的改变。
所以这就是测仙缘?
玉兰思沉思,怎么有一种不严谨的感觉呢。小说里面不是说要将手放上去,然后会发光么?
就在她这么想的时候,突然人群再次惊呼了起来。玉兰思下意识的就看了过去,正好看到其中一个发光的东西泛着绿光,然后就看到那群仙人将那个孩子留在了看台上,让他先站在后面。
那个孩子还有些不知所措,结果身边却隐约听到有人说道:
“那时下阳村的吧,居然又出了一个有仙缘的孩子。”
“听说十年前下阳村也出了一个。”
“我们村怎么就没有呢。”
……
有羡慕的,有赞叹的,有嫉妒的,甚至要有人说要将自己的女儿嫁到下阳村。